妇幼保健院2022年的数据显示,我国孕妇缺钙率高达68%,其中32%的孕妈补钙后血钙水平仍不达标。隔壁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每天按时吃钙片还是半夜腿抽筋,后来发现是钙片吸收率太低。咱们要知道,孕中晚期每天需要1000-1200mg钙,这相当于要喝掉10盒250ml的牛奶,光靠食补确实够呛。
现在市面上的钙片主要分三大门派:碳酸钙就像「经济适用男」,含钙量40%价格亲民,但需要胃酸帮忙消化;柠檬酸钙好比「暖男型选手」,虽然含钙量21%稍低,但对肠胃更友好;还有新型的乳钙就像「海归精英」,吸收率能达到70%以上。记得看看配料表里的维生素D3含量,就像给钙片装了个「导航仪」,能帮钙质精准送达骨骼。
闺蜜小美把钙片当饭吃,结果体检发现胎盘钙化。医生建议最好把每日剂量拆成2-3次,就像「少食多餐」更容易吸收。早上10点和下午4点是补钙「黄金时段」,记得躲开咖啡和茶这些「钙片刺客」。要是正在吃铁剂的孕妈,记得把补钙时间间隔2小时,不然就像让钙和铁在肚子里「打架」。
表姐怀孕时迷信进口钙片,结果交了「智商税」。其实选钙片就像找对象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肠胃弱的选柠檬酸钙,想省钱的选碳酸钙,乳糖不耐的可以试试海藻钙。最后提醒各位准妈妈,补钙千万别跟风,记得带上产检报告找营养科医生「开小灶」。